近期看了不少手机评测,深刻感受到手机评测这个行业已经完全转向了参数导向,而非用户体验导向。手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是通信的工具,而非刷参数的玩具。不以用户实际体验为导向,最终只会让手机评测这个行业彻底发烂发臭。

脱离用户实际使用场景

市面上几个主流的手机评测,把手机软件的内存驻留性能当作一个评测点,什么20款应用程序保活。这种完全脱离真实用户使用习惯、为了评测而评测的视频,最终只能停留在B站、数码圈的小众群体当中自嗨,对于广大的真实用户根本没有什么影响

对于一个用户来说,我半个小时之前用过的一款应用被杀了后台,有什么关系吗?稍微脑回路正常一点的人,都觉得这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。怎么到了手机圈就变成了杀后台不能忍,多杀了几个后台的手机就是“不能用”了呢。

后台驻留能力与续航的微妙关系

同时,应用程序的后台的驻留能力并非单一指标,也和续航存在一些微妙的关系。例如一些后台驻留能力偏弱的手机,在续航上就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。如此一来,后台应用程序的驻留能力,更多体现的是厂商的取舍,而非绝对的好坏与优劣。

续航、后台驻留能力都不是单一指标,不能够使用简单的非黑即白的使用方式进行评判。

手机圈不能躺在小众圈层的舒适圈里

之前在IT之家就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:在IT之家被看好的手机,最后都卖不好。

事实上,舆论成为手机销量的反向指标,发生了不止一次。手机圈层作为线上兴趣群体,其自身的偏好当然会和大众有所偏移。小众圈层不能继续自嗨,还要教育大众怎么买手机。

Loading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